臨時工在崗受傷屬于工傷嗎
2013-09-05作者:未知來源:未知
核心內容:臨時工在崗受傷屬于工傷嗎?下文,勞動法律網小編給大家結合案例具體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案情介紹】
2003年6月17日,上班第一天的臨時工汪**就受傷住了院。用工單位——安徽省銅陵市**集團雖全額支付了他的醫藥費,但不承認汪**屬于工傷。**集團認為,汪**是由包工頭曹某找來做工的,并非**集團的職工。
汪**及其親屬準備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這件事情。然而,依照法律,勞動糾紛必須先經過勞動部門的仲裁,而按照有關規定,勞動局須拿到《工傷認定中請表》及《工傷傷殘等級鑒定》后才能對爭議進行勞動仲裁。
可是要做工傷等級鑒定,必須由企業出具《傷亡事故報告單》,而**集團卻不愿在《報告單》上蓋章。**集團有自己的解釋:蓋章等于承認了汪**是工傷,而是否是工傷正是雙方的爭議之處。蓋章,**集團敗訴;不蓋章,汪**無法訴訟。這件事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
【律師點評】
此問題曾是法律界人士爭論的話題之一,但2004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此有了明確答案。
《條例》規定,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條例》還規定,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這個條例的規定執行。
這個條例所稱的“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出臺這個《條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
汪**傷害事故雖發生在2004年1月1日之前,但至今尚未完成工傷認定,可適用新《條例》。他可以就事故傷害是否屬工傷先申請仲裁,若仲裁結果是工傷,再做工傷鑒定,以尋求相應的工傷待遇。
【推薦閱讀】
上一篇:因職業病死亡如何賠償
下一篇:北京首例“超齡”工傷案獲賠償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傷案例知識排行榜
- 01工傷私了協議能不能反悔撤銷
- 02 未簽合同無工傷保險由單位
- 03 無償幫工受傷誰負責賠償
- 04工傷認定48小時之限緣何屢引
- 05工傷索賠分四步走
- 06公司免責約定無效
- 07未繳社保下班途中出車禍誰擔
- 08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案例
- 09“疑難雜癥”的勞動案件
- 10工傷糾紛重新鑒定加大賠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