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超速行車身亡 車主應否承擔責任
劉某是某貨車車主,楊某是其雇傭駕駛該車的駕駛員,劉某為該車投保了車乘人員責任險等險種,2001年11月5日8時許,楊某駕車與劉某一同載貨至山東省高速公路出口匝道轉彎時,車輛碰刮護攔后側翻倒在地,造成楊某死亡、車輛及公路設施損壞的重大交通事故。劉某支付了搶救費、醫療費、運尸費、喪葬費,該事故還造成了劉某經濟損失5萬余元。后楊某家屬要求劉某賠償死亡補償費、撫養費等未果而訴至法院,要求劉某賠償上述費用。
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對雇主應否承擔責任存在如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駁回其訴訟請求。理由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主要責任的,由車主承擔賠償責任,車主在賠償損失后,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全部費用。這說明有過錯的駕駛員應對事故負最終賠償責任。本案中,楊某超速行車造成自己身亡,并給劉某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楊某應負過錯責任,劉某本身并無過錯,根據過錯責任原則,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按上述規定劉某還可以向楊某的家屬追償損失(限在遺產范圍內),故應駁回楊某家屬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由劉某承擔賠償責任。理由有二:一是汽車運輸屬高度危險作業,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無過錯責任,本案中楊某在汽車運輸這種危險作業中死亡,劉某應承擔無過錯責任,賠償死亡補償等費用;二是劉某與楊某之間存在雇傭關系,根據勞動部制定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方法》規定,企業法人對職工工傷損害的賠償,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而雇傭關系與企業和職工的勞動關系并無質的區別,故雇主劉某應承擔無過錯責任。
第三種意見認為,從公平原則和勞動保護角度出發應對楊某家屬予以補償,確認已給付的醫療費、運尸費、喪葬費為相應的補償款,保險公司的理賠款由楊某有家屬享有。理由為:一是《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處理交通事故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雇主劉某并無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楊某在執行職務期間死亡,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其雖有過錯,根據公平原則,作為受益人的雇主仍應給予相應補償,劉某已支付了楊某的醫療費、運尸費、喪葬費應視為盡了雇主的相應的補償責任;二是楊某作為雇員,依法應享受一定的勞動保護。對從事汽車運輸等關系到生命安全的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國家法律強制性的規定其應為雇工投保,國務院《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21條第2款規定:“從事關系到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必須為其幫手、學徒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這旨在加強對雇員的勞動保護,雇主劉某已向保險公司投保了車乘人員責任險。因此,該理賠款應由楊某的家屬享有。
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與我國民法通則中的公平原則的精神相悖,又剝奪了某些行業的雇員應享受勞動保護的權利。第二種意見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不妥當。一是民法通則123條規定高度危險作業致他人損害的,才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而本案中楊某并非他人;二是我國法律沒有規定雇員傷亡的損害賠償應適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第三種處理意見則充分體現了公平原則的精神,又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而是比較妥當的。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傷案例知識排行榜
- 01工傷私了協議能不能反悔撤銷
- 02 未簽合同無工傷保險由單位
- 03 無償幫工受傷誰負責賠償
- 04工傷認定48小時之限緣何屢引
- 05工傷索賠分四步走
- 06公司免責約定無效
- 07未繳社保下班途中出車禍誰擔
- 08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案例
- 09“疑難雜癥”的勞動案件
- 10工傷糾紛重新鑒定加大賠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