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過勞”比賠償更重要
“普華永道美女碩士過勞死”的消息前陣子被瘋狂關注,盡管是否為過勞死尚無定論,但白領的工作強度和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不少網友就為女碩士早逝嘆息之余,開始思考職場新人投保的重要性。有媒體統(tǒng)計,近幾年內,由于巨大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已有22位職場人被疑因過度疲勞英年早逝。
首選意外險、重疾險
對于職場新人來說,由于收入較低,一旦出現意外和疾病,不但自身難保,還會給年邁的父母帶來沉重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所以這個階段首先應考慮保費相對低廉的意外保障和疾病保障,其中,疾病保障可選擇重疾險附帶住院醫(yī)療;隨著年齡增長、職場人成家立業(yè)后,可在購買意外和疾病保障的基礎上,加大養(yǎng)老金和子女教育金儲備的投入,增加購買一些分紅險等投資型保險。
預防比賠償更重要
對于過勞死死者來說,賠償只能撫恤家人,對自己則沒有用處;對于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職場人士應該認識到,健康比事業(yè)更重要,而本人應該對自己的健康負主要責任。如果用人單位長期、惡意延長雇員勞動時間,雇員有權利獲得《勞動法》保護的休息權和加班費。那么平時如何擺脫過度疲勞呢?
消除腦力疲勞法: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積極休息。如果是心理疲勞,千萬不要濫用鎮(zhèn)靜劑、安眠藥等,應找出引起感情憂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脫。病理性疲勞,應及時找醫(yī)生檢查和治療。

休息恢復法: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聽音樂、繪畫、散步等有助解除生理疲勞。
“過勞死”27個危險信號
要想防止“過勞死”,就必須了解身體為我們發(fā)出的“過勞死”信號。日本公眾衛(wèi)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曾對日本“過勞死”高發(fā)現象做過詳細研究,從預防角度,他們列舉了27種過勞癥狀和因素。研究者認為:在這27項癥狀和因素中占有7項以上,即是有過度疲勞危險者,占10項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時候發(fā)生“過勞死”。同時,在第1項到第9項中占兩項以上或者在第10項到18項中占3項以上者也要特別注意,這27項癥狀和因素分別是:
1.經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飲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頸部發(fā)木發(fā)僵;
5.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6.有一點小事也煩躁和生氣;
7.經常頭痛和胸悶;
8.發(fā)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電圖測試結果不正常;
9.體重突然變化大,出現“將軍肚”;
10.幾乎每天晚上聚餐飲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經常不吃早飯或吃飯時間不固定;
13.喜歡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煙30支以上;
15.晚上10時也不回家或者12時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單程占2小時以上;
17.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經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兩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guī)則;
23.最近有工作調動或工作變化;
24.升職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來加班時間突然增加;
26.人際關系突然變壞;
27.最近工作失誤或者發(fā)生不和。
上一篇: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是工傷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傷案例知識排行榜
- 01工傷私了協(xié)議能不能反悔撤銷
- 02 未簽合同無工傷保險由單位
- 03 無償幫工受傷誰負責賠償
- 04工傷認定48小時之限緣何屢引
- 05工傷索賠分四步走
- 06公司免責約定無效
- 07未繳社保下班途中出車禍誰擔
- 08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案例
- 09“疑難雜癥”的勞動案件
- 10工傷糾紛重新鑒定加大賠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