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公司算不算上下班時間?
在上海某公司當維修工的老張一直都是勤勉認真的干活,去年夏天被公司指派到外地出差,回公司途中因為遭遇事故而身亡。公司除了給老張的妻子送過三萬塊之后,就沒再搭理過老張一家了。甚至在老張妻子要求報銷醫藥費時,反口說老張不是公司的員工。
乘黑車返廠上班,出事故公司不管
老張是上海市某公司老機械維修工,從業20多年來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去年6月,公司安排他到河北出差;貋頃r因天色已晚,他就在老家密云縣某村住了一宿。第二天他起個大早,5點鐘就坐上一輛小型客車往市區趕,想趕上公司8點鐘上班點名。但是,車行至中途遭遇事故,老張被側翻的車壓在最底下,在醫院搶救三天后死亡。
老張住院期間,公司送來3萬元錢,由妻子齊某代收。之后,不僅公司不再來人到醫院和家里看望,即使齊某找到公司為老張報銷住院醫藥費,也無人接待。齊某想看看老張的勞動合同和社會保險狀況,了解一下老張每月有多少工資、能享受多少工傷待遇,但這些要求均被拒絕。事后才知道老張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難怪公司的人都躲著,原來是沒入保險,老張享受不了工傷待遇,公司老板怕掏腰包。”齊某說:“因公司不申報工傷,公司工會的人給我出主意,讓我自己去為老張申請認定工傷,并直接向區總工會反映這件事。”
經認定屬于工傷,強自辯理難服人
“工會倒是好找,接待也很熱情,但人家要什么我都沒有。”齊某說,“公司的人辦事很細致,從不給我留下只言片語。包括給老張住院送錢,也不簽字留底,更不在老張住院的單子上簽任何字。”按照工會派出的援助律師指點,齊某湊齊了材料。到勞動部門一遞申請,兩個月后,工傷認定結論下來,認定老張屬于工傷。
接到工傷認定結論,該公司急了。與勞動部門交涉時,該公司不再說從不認識老張、老張不是它的員工了。因對復議結果仍不滿意,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對老張的工傷認定結論。
該公司訴稱,其《考勤管理規定》明確要求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員工第二天應該休息,不用到公司上班。老張出事當天是他的休息日,不屬于工作時間、工作場所或從事與工作有關的行為,故其受傷致死不應認定為工傷。再者,老張經常居住地在朝陽,上下班道路不在密云,加之他又坐黑車,存在嚴重過錯,故將其認定為工傷不符合法律規定。
法院審理認為,該區勞動部門作為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行政主管部門,對涉案工傷認定工作具有審查并作出工傷認定的管轄權和法定職責。該區勞動部門受理齊某的工傷認定申請后,經調查核實認定老張與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該公司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其于事發當日乘坐小客車在上班途中出事故死亡,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認定為工傷”的規定,故區勞動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予以維持。
一審判決后,公司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律師評點
首先,企業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制度規章,生效條件是經民主討論且已向員工公示。因為這些制度規章是企業自行決定出臺的,如果其未向員工公示或不經民主決策渠道產生,很容易出現對企業有利時,企業就把它拿出來、不利時就藏起來或現討論現制訂以應不時之需等現象,這樣做對司法公正是很不利的。本案中,因該公司無證據證明已將《考勤管理規定》向員工公示,且未按勞動部門規定的時間提供考勤、記賬憑證、工資表并指派證人接受調查,故不能否認老張在事發當天是去上班。
其二,對“上下班途中”不宜做過于機械的理解。該“途中”應理解為職工在上下班,包括加班加點的上下班的合理路途中,可以參照沿途的方向、距離的遠近及時間因素等綜合判斷。老張為上班方便,臨時租住朝陽區,盡管租住時間比較長,但其老家仍有老人、孩子也是事實,其出差后順道回家看看、住上一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樣的話,如果苛刻地認為只有從戶籍所在地到單位、或經常租住地到單位是“上下班途中”,有違《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本意。事實上,勞動部門將事發地認定為“上下班途中”,彰顯了“繞道合理”亦屬“上下班途中”的認定標準。
上一篇:該不該放棄搶救申請工傷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傷案例知識排行榜
- 01工傷私了協議能不能反悔撤銷
- 02 未簽合同無工傷保險由單位
- 03 無償幫工受傷誰負責賠償
- 04工傷認定48小時之限緣何屢引
- 05工傷索賠分四步走
- 06公司免責約定無效
- 07未繳社保下班途中出車禍誰擔
- 08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案例
- 09“疑難雜癥”的勞動案件
- 10工傷糾紛重新鑒定加大賠償費